||||

||

时间:2022-07-21 15:24:25


 


  葛庭燧(资料图片)


 


  20世纪80年代的合肥分院办公楼(二号楼)(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档案馆 供图)


 


  《关于同意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征地的通知》(1981年)


 


  三机部明电安徽省和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档案馆 供图)


 


  1981年,杨振宁访问中科院合肥分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档案馆 供图)


 


  20世纪90年代的合肥分院科技学校(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院档案馆 供图)


 


  科学岛鸟瞰图(资料图片)

  在合肥的科技发展史上,“科学岛”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不管是首批志士的开荒垦岛,还是学者迭代而恒念不移,科学岛都为合肥科技的快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们留下了难忘的科学岛记忆。

  董铺岛“科里科气”由来已久

  说到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成立,要从合肥西郊的董铺水库说起。

  据档案记载,位于合肥大蜀山北侧的董铺水库,是20世纪50年代合肥市修建的一座抗洪防涝的大型水库,于1956年11月开工,1958年初步建成蓄水。董铺水库蓄水后,形成了一个由西北向东南斜向伸入董铺水库的长条形的半岛,称作“董铺岛”。董铺岛长约3.5千米,宽约1.5千米,全岛面积1.65平方千米。

  因为环境优美,1959年,安徽省委决定在董铺岛建设一座高级宾馆,作为会议接待用。据当年参与建设的苏成斌老人回忆,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整个董铺岛上就是个大工地,热闹得很,最多时有15000多人参与建设,住在民房和临时工棚内,夜以继日干;一开始进岛都是坐船,水深能够停船的地方都有码头,当然来往大多是装运物资的上百吨的机动货船。后来北大门建桥、修铁路,才有了小火车运物资。因为多种原因,1962年时董铺宾馆停止了建设,当时已接近完成的一号楼、二号楼、三号楼、四号楼及其他一些建筑,构成了董铺岛的基本风貌。它们今天已成为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的办公和科研场所。

  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64年5月15日,国家计委(64)计防字1240号批文“同意将安徽省合肥董铺宾馆停建工程及该工程原有的器材、设备等固定资产拨交给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继续建成使用。”1965年1月1日,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整建制转隶第三机械工业部,1月6日,三机部明电安徽省委、中科院,同意中国科学院的请求,将董铺岛交由中国科学院使用,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董铺工程筹建委员会,负责中科院电工所和光机所上海分所的搬迁及建设工作。1966年1月10日,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六五一六工程”。1968年4月,六五一六工程划归国防科委第十五研究院激光研究所,在此基础上,1970年12月3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光所”)。

  虽然进驻董铺岛的单位“几易其主”,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单位都和科学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董铺岛就已经充满了“科里科气”,后来的“科学岛”之称也就顺理成章了。的确,在1969年时,董铺岛就建成了一个大型储能电感装置——“8号电感”,这是当时国内唯一、世界上少有的大型装置,为后来受控热核聚变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据档案记载,建立安光所的目的是“以激光研制为主,进行大、中、小型功率与能量的激光装置的研制,同时开展并逐步扩大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和光学技术的研制”。安光所成立后发展迅速。到1972年时全所共有800多人,科技队伍由以前的几十人发展到175人,相应增加了众多的科研设备,科研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先后成功研制了大功率红宝石激光器一台、实现了2000瓦的磁流体发电和输出功率为20瓦的二氧化碳激光器等;工厂共有477人,其中技术工人122人,厂房面积2.1万平方米,设有机加车间、机修动力车间、联合车间、光学车间等,各种设备共计378台。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成立

  随着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给科学界带来了“春天”,同时也给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成立提供了契机。

  据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档案馆馆藏档案记载,1978年4月19日,中国科学院向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呈送《关于建立合肥科研、教育基地和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报告》。报告提出,“八年内拟在合肥建立一个以基础科学和新兴科学技术为主的综合性科研教育基地,并立即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初步规划,合肥科研、教育基地建成后共有八个单位,除现有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外,八年内拟新建等离子体物理(受控热核反应)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智能机械研究所、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所、科学仪器工厂、计算站等六个科研生产服务单位。”

  1978年4月29日,中科院致函安徽省,决定建立合肥科研、教育基地和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明确定位合肥分院为中科院派出机构,由中科院和安徽省双重领导。11月28日,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成立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的成立,是中国改革开放在科学院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了安徽省及合肥市的热烈欢迎,从多个方面进行大力支持。在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1981年3月15日《关于同意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征地的通知》中就指出,“经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征用郊区蜀山公社土地壹百壹拾伍亩伍分另贰亳,迁移社员叁户,计拆迁房屋拾间半……补偿按郊区审核意见执行。”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负责基地综合规划、基本建设工作,组织协调各研究所(厂)等单位的基础理论和新兴技术研究工作,重大科学实验室的设计建设,平衡研制加工计划,培训科技队伍,开展中外专家学术交流,统一管理分院所属各单位的住宅、宿舍、生活用房、医疗卫生、子弟学校、水电煤气等有关公共福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在安徽省委领导下,加强分院所属机构的政治思想工作。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所属的研究所(厂)中,建于1970年12月的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成立后,又从北京、上海、长春等院内研究所调集了一批从事大气光学、激光技术、电子技术研究的科技人员,充实了该所科研力量。该所以应用激光光谱学、大气光学、遥感技术、新型激光器、激光技术应用、激光材料和光学镀膜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成立于1978年9月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国家主要的核聚变研究基地之一,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温等离子体物理和受控热核聚变工程技术等。目前已建成并运行的受控核聚变实验堆——east装置,即现在扬名全国的“小太阳”。

  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的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称为安徽科学研究所物理室。1958年改为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1962年在安徽分院电子所、半导体所、陶瓷所的基础上组建成中科院华东自动化元件及仪表研究所,陆续补充了北京自动化所和华北物理所的部分技术力量。1968年785厂研究所一个研究室划入,改建为国防科委1123研究所。1970年初,1123所的“高炮指挥仪”项目被迁往山西祁县,其余人员仍留合肥,后被改组为解放军总后勤部3609工厂。1973年,3609厂转属安徽省电子工业局,改名为安徽无线电厂和安徽无线电研究所(后分别更名为安徽电子计算机厂和安徽电子研究所)。1979年10月,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该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智能制造、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现代农业与大健康等。

  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是在1982年3月成立的。该所以新材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材料科学中的内耗问题,以及载人航天、高分探测、先进核能、信息能源、环境安全等特殊环境下服役材料的研制。

  “尚方宝剑”揽人才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成立后,董铺岛不仅成了一处高科技的“集结地”,全国科学大会奖、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国家经委新产品奖……纷至沓来,而且“星光灿烂”,葛庭燧、龚知本、万元熙……一大批科学家来到岛上,领导众多的科技人员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谱写了一个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

  1913年出生的葛庭燧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首批回国的老一辈科学家之一。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在金属内耗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成就,被国际上誉为“金属内耗研究大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3月,葛庭燧院士就带领一批科技人员风尘仆仆地来到董铺岛,着手筹建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建研究所,关键是科研骨干。没有学术带头人,什么课题也不能做。于是,葛庭燧一方面发动大家在全国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系人员,另一方面,不断地找省委组织部、省科委商讨调人事宜。当时的调人程序是:先物色好人,征得对方同意后,再给省人事局科技干部处写报告,获准后才发出调令。而当时省人事局科技干部处3个月才研究一次调人事宜。看到这种情况后,葛庭燧十分着急,如果这样,一年能调进几个人呢?科研工作不能这样等啊!

  1983年春节,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黄璜来岛看望科技人员,与葛庭燧交谈时,特别请他为安徽多物色一些科技人才。葛庭燧让在场的姜文学汇报了固体所在调人中遇到的困难。黄书记当场表示:可以特事特办。今后固体所选调人才,可以先调人,后补办手续。姜文学立即在本子上记下了书记的话,并请示书记说:“如果我记得没有错,书记能否在本子上签个字,这样我就可以向省人事局汇报了。”黄书记拿起笔就签下了“黄璜”两个字,并署上了日期。

  有了这把“尚方宝剑”,从此固体所选人、调人一路绿灯。一年多的时间里,所里就从上海、陕西、四川、辽宁等地调来十多位科研骨干,一些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在葛庭燧的指导下,这批同志都非常努力,工作也很有成效,后来都成了所长、副所长、处长、室主任、研究员等,为固体所的早期发展打下了人才基础。

  市、院“心手相牵”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成立后,积极与合肥市牵手进行多方面的合作,其中的一方面就是为合肥市的制造业发展培养急需的技工人才。合肥分院科学技术学校的创办就是早期合作的典范。

  20世纪80年代中期,合肥分院与合肥市劳动局合作,经安徽省同意,于1984年开办了“合肥市劳动局技工学校”。1985年,经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批准,合肥分院在技工学校基础上筹办了“合肥分院科学技术学校”,据档案记载,成立当年就招收了电子、机械两个班合计122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地方教育部门的好评。

  招生几年后,1986年2月20日,合肥市计委、合肥分院联名,向中科院请示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科技学校”。1988年4月18日,中科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科技学校”,建制归分院。学校学制为三年,招生规模为300人,初期设立电子和机械两个专业。1998年7月,中科院同意学校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科技学校,当年招生数达到700人,成为一个上规模的中专学校。之后几年,中国科学院合肥科技学校的影响达到鼎盛时期,为安徽省、合肥市的制造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

  中国科学院合肥分院为合肥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做了很多工作,当然合肥也一直在加强与科学分院的联系,“心手相牵”,并积极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合肥市档案馆馆藏的一份1983年5月31日《关于商讨解决合肥科学分院有关问题会议的情况》中,就记录了对分院提出的岛上规划问题,公共汽车、液化气问题,牛奶、蔬菜供应,消防安全等的ag尊龙凯时的解决方案。

  “科学立国,乃铸科学之岛;科技报国,始聚八方英才。首批志士,开荒垦岛,筚路蓝缕,播撒科学。学者迭代,恒念不移,科学精神,仰之弥高,抱朴守真,钻之弥坚。一砖一瓦,尽染学术气息;一草一木,挥发报国之志。”正如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编著的《科学岛记忆》一书序言所描述,六十多年来,“科学岛”为合肥科技的腾飞做出了非同凡响的贡献。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科学岛记忆——组织机构卷》一书及《科学岛兰台》公众号。)

  □张曙 申飞 程堂义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

科学岛上的那些记忆-尊龙凯时官网入口

网站地图